產後是女性調整體質的好時機,尤其是坐月子的時候一定要寶寶保養~
但是如果補錯了,不只勞民傷財,而且後患無窮。
像生化湯其實也不能亂喝哦
產後與平時一樣,吃藥、進補都需要看體質。過去,生活條件差,粗茶淡飯多勞動,
或許以虛寒體質多見。現代,膏粱厚味,多坐少動,常熬夜,反而以虛熱體質為多見。
若水腫嚴重 產後宜清淡飲食
過去經常腹瀉、吸收差、經期容易水腫,或是孕期水腫嚴重的媽媽,在產後若是直接大補氣血,會增加脾胃的負擔,反而易腹瀉,無法吸收。
因此產後的飲食應以清淡好消化為主,避免過度冰冷、油膩、甜食。適時的補充蛋白質是必要的,但若是大魚大肉則會增加脾胃的負擔,建議少量多餐。
藥膳方面,先以健脾利水為主,可於常見的四神湯,加入黨參、蓮子、扁豆、白果、陳皮、澤蘭等,幫助消化吸收,也可加速產後體內多餘水分的代謝,幫助恢復好身材。
熬夜火氣大
若是孕前常熬夜火氣大,多食補則冒痘痘、口臭、嘴破、便秘,或是常發濕疹的媽媽,此時若服用一般的八珍、十全大補,無疑是火上加油。
可以六味地黃湯為加減,選用熟地、山藥、山茱萸、茯苓、丹皮、澤瀉、菟絲子、何首烏、麥門冬、知母等。茶飲方面,可配合觀音串、荔枝殼煮水代茶。
而一般月子餐常見的麻油雞,則應酌量食用,也可以苦茶油帶麻油,並去酒。
怕冷及哺乳媽咪
若平時就怕冷、經期頭暈疲倦、月經結束腰痠等氣血較虛的媽媽,就可酌量服用八珍湯、十全大補等藥膳。
平時身體健康,體質平和的媽媽,則在飲食及藥膳方面宜多樣少量,均衡飲食,如此則可不失平衡。
若需哺乳,則記得比平時多點湯湯水水及蛋白質即可。另外,月子期間也可煮杜仲水,代茶水或用其調理飲食,可強壯腰膝,改善腰酸背痛的症狀。
另外,也很多媽媽會去抓中藥來促進奶水分泌,很多中藥我每次都看到頭昏眼花
在網路上找到一篇文章還蠻多介紹哦!
我婆婆抓的第一種
當歸2錢、黃耆2錢、紅棗3顆、甘草1錢、桂圓2錢
黨參2錢、枸杞3錢、加通草3錢、王不留行3錢
煮法:4~5碗水煮成2碗,早晚各1碗
第二種
蒲公英2錢、夏枯草3錢、王不留行3錢、當歸1錢、金銀花2錢、紅棗3顆
煮法:3碗水煮,水滾後小火煮15分既可,放涼分2~3次服用)
第三種則是用買的,中藥喝膩可以改喝這個
發奶葫蘆巴茶:國外最廣泛的草藥,幫助增加奶量,提供哺乳的母親持續母乳供應。
成份:葫蘆巴、檸檬草、葛婁子、馬鞭草、茴香
還有更多可以看這邊→『發奶飲品 發奶中藥帖』
反正發奶就是
◎ 多親餵、刺激乳腺
◎ 湯湯水水多
◎ 蛋白質高
發奶秘方
【哺乳】前進吧!母奶~追奶小分享 : 請你跟我這樣吃
追奶有方法 ( 網路解答 )
大心│有了黑豆水發奶,輕鬆搞定哺乳時期